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3.下面的经历向我证明,他们如何急切地搜寻并吸收诸如属于超越身体感官知觉记忆的那类知识。他们在探视我对天上事物所知的那些事时,快速地过了一遍,不停地说:“就是这么回事,正是这样。”因为当灵人靠近人时,他们会进入他的全部记忆,从中唤起适合他们的东西。事实上,我经常发现,他们翻阅记忆里的内容,就像翻阅一本书。这些灵人做起这种事来更熟练、更迅速,因为他们会跳过拖慢并限制内视,以至于使它迟缓的那类事物;如当视一切世俗和肉体事物本身为目的,也就是说,唯独爱这些事物时,它们就属这类事物。他们把思想集中在真实事物上;因为从世俗的累赘当中摆脱出来的这类事物会使心智上升,从而进入广阔的领域;而纯物质事物会把心智拖下来,同时限制并关闭它。另一个经历也清楚表明,他们急于获取知识,丰富他们的记忆。有一次,我正在写一些关于未来事件的东西,他们离得太远,以至于无法从我的记忆中把它们提取出来查看。由于我不愿当着他们的面读这些东西,所以他们极其愤慨,并且一反常态,想要辱骂我,说我是最坏的人之一等等。为表明他们的恼怒,他们就在我脑袋的右侧直到耳朵引发一种疼痛的收缩。但这些事并没有伤害到我。他们因做了坏事,反而把自己推得更远,不过很快又停下来,站着不走,因为他们想知道我写了什么。这就是他们对知识的那种渴求。与人同在的灵人掌握他记忆里的一切事物(AC 5853, 5857, 5859-5860)。
出埃及记37:1-29
1.比撒列用皂荚木作柜,长二肘半,宽一肘半,高一肘半。
2.他用纯金把柜里外都包裹了,四围给它镶上金边。
3.又给它铸了四个金环;两环在柜的这边,两环在柜的那边。
4.用皂荚木作杠,用金包裹它们。
5.把杠穿在柜旁的环内,以便抬柜。
6.用纯金作施恩座,长二肘半,宽一肘半。
7.用金子作两个基路伯,把它们作成实心的,安在施恩座的两头,
8.一个基路伯在这边的一头,一个基路伯在那边的一头;他把基路伯与施恩座接连一块,在它的两头。
9.基路伯向上张开翅膀,用翅膀遮住施恩座,它们的脸彼此相对;基路伯的脸朝向施恩座。
10.他用皂荚木作一张桌子,长二肘,宽一肘,高一肘半。
11.又用纯金包裹它,四围给它镶上金边。
12.四围给它作一掌宽的横梁,四围给横梁镶上金边。
13.又给它铸了四个金环,将环安在桌子四脚的四角上。
14.环子挨近横梁,是穿杠的地方,可以抬桌子。
15.他用皂荚木作杠,用金包裹它们,以便抬桌子。
16.又作桌子上的器皿,就是盘子、杯子,小碟,小刷子,用它们来遮盖,都是纯金的。
17.他用纯金作一个灯台,将灯台作成实心的。这灯台的座和干,与杯、球、花,都与它接连一块。
18.灯台两旁杈出六个枝子,这一边杈出三个灯台枝子,那一边也杈出三个灯台枝子。
19.一个枝子上有三个杏仁状的杯子,有球有花,一个枝子上杈出三个杏仁状的杯子,有球有花;从灯台杈出来的六个枝子都是如此。
20.灯台上有四个杏仁状的杯子,有球有花。
21.从灯台出来的第一对枝子下面有球,从灯台出来的第二对枝子下面有球,从灯台出来的第三对枝子下面也有球;灯台杈出的六个枝子都是如此。
22.它们的球和枝子与它接连一块;它整个都是用一块纯金作成一个实心。
23.用纯金作灯台的七个灯盏,并灯台的蜡剪和蜡花盘。
24.他用纯金一他连得作灯台和灯台的一切器具。
25.他用皂荚木作香坛,长一肘,宽一肘;坛是四方的。坛高二肘。坛角与坛接连一块。
26.又用纯金把坛,坛顶和四围的坛壁,并坛角包裹;又在四围给它镶上金边。
27.又给它作两个金环,在牙边以下,在坛的两侧,就是坛的两边,作穿杠的地方,用来抬坛。
28.用皂荚木作杠,用金包裹它们。
29.他也按调香者的作法作圣膏油和焚香用的纯香料,。
概览
10767.由于本章论述的主题是柜子、灯台和香坛,此处对它们的描述与25(和30)章的类似,那里对每个细节的内义都给出了一个解释,所以此处略过这些事物,无需作进一步的解释。
10133.“不断地献上”表在一切神性敬拜里面。这从“不断地”的含义清楚可知,“不断地”当论及诸如属于神性敬拜的那类事物时,是指一切和在一切里面。因为所论述的主题是通过纯真的良善从邪恶和虚假中洁净,这良善由“绵羊羔或羔羊”来表示;从邪恶和衍生虚假中的洁净由它们的燔祭来表示。这一切之所以被称为“不断地”,是因为它必须存在于一切神性敬拜里面。也正因如此,每天要早、晚献上它两次;一早一晚献上的东西总体上代表一切敬拜,以及必须存在于一切敬拜里面的东西。纯真的良善必须在一切良善里面,并由此在一切真理里面,好叫它们能成为拥有来自神性的生命在里面的良善和真理;因此,它必须在一切敬拜里面。因为一切敬拜若要成为敬拜,就必须源于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教会和天堂的一切良善都拥有纯真在里面,没有纯真的良善不是良善,因此敬拜不是敬拜(参看2736, 2780, 6013, 7840, 7887, 9262节);至于何为纯真,可参看前文(3994, 4001, 4797, 5236, 6107, 6765, 7902, 9262, 9936节,以及10021e节提到的地方)。
“不断地”表示一切和在一切里面,也就是说,敬拜的一切和一切敬拜里面,是因为这个术语具有时间的含义,而在天堂,圣言不是以属世的意义,而是以属灵的意义来理解的,那里的人没有时间的概念。他们不是理解为时间段,而是理解为诸如属于状态的那类事物。因此,他们将此处“不断地”理解为在敬拜里面的一种永恒状态,因而理解为敬拜的一切和在一切敬拜里面。这同样适用于圣言中具有时间含义的其它一切术语,如昨日,今日,明日或次日,两天,三天,一天,一七,一月,一年,以及一天当中的四个时段和一年四季,即早、午、晚、夜,春、夏、秋、冬。因此,若要理解圣言的属灵意义,就必须抛弃从圣言的属世意义中所获得的涉及时间的任何观念,以及涉及地方的任何观念,同样必须抛弃涉及人的任何观念,而必须思想事物的状态。由此可以看出内义上的圣言何等纯粹、完美,从而看出天上的天使对它的觉察何等纯粹、完美,进而看出天使的智慧和聪明比世人的聪明和智慧何等地优越,仅从属世的视角来思想的世人把目光集中在了这个世界和星球的绝对有限的事物上。关于天堂里的时间段是指状态,可参看前文(1274, 1382, 2625, 2788, 2837, 3254, 3356, 3404, 3827, 4814, 4882, 4901, 4916, 6110, 7218, 7381, 8070节);以及何谓状态(参看4850节)。
由此明显可知,不断献上的羔羊燔祭表示什么,因而别处的“不断”和“不断地”(经上或译为常、常常)又表示什么;如在坛上必有常常烧着的火(利未记6:13);桌子上必有常设的饼(民数记4:7)。“火”和“饼”在此表示从主获得并回献给主的爱之良善。因为“火”具有这种含义(参看4906, 5215, 6314, 6832, 6834, 6849, 7324, 7852, 10055节);“饼”也具有这种含义(2165, 2177, 3478, 3735, 3813, 4211, 4217, 4735, 4976, 9323, 9545节)。另外,此处“不断”还表示,这良善必须存在于一切敬拜里面;这良善就是源头,信之真理必从它,如同从它的火焰中那样发光,这一事实由“使灯常常点着”来表示(出埃及记27:20)。“灯”是指信之真理和良善(参看9548, 9783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